栏目导航
文旅新探|哈尔滨公益冰场非同一般的竞技热情
虽已立春,乍暖还寒。刚刚落幕的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为哈尔滨的冰雪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何不来一场特别的游览方法,感触天寒地冻里的速度与热情。
坐落秋林商圈中心区域的南岗体育场是哈尔滨新晋的网红打卡点。一个主体为蓝色雪花造型的大型高透树脂水晶仿冰雕塑——“冰雪之冠”是体育场的标志,外围环抱的雪花表明“冰雪丝路”的幻彩飘带,基座上凹凸参差的水晶灯柱标志亚洲山地、高原和丘陵地貌,上方装修六方幻彩水晶,代表亚洲各国家和区域奇光异彩,与本届亚冬会的主题“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相辅相成。
在哈尔滨市南岗体育场,人们在“冰雪之冠”雕塑旁滑冰(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一大早,南岗体育场就聚集了不同年龄段的滑冰爱好者,有穿戴专业冰鞋的“发烧友”,有踩着简易冰刀的初学者,还有推着自制冰爬犁的孩提。当冰刀划破了城市清晨的幽静,皎白的冰面上划下一道道银色的弧线。冰刀与冰面冲突间,奏出一首律动的交响。
“东北话说得这么好,你真的是我国香港运动员?”“这配备太专业了。”“滑得太好了,太有实力了!”
近来,完毕了一切亚冬会竞赛项目的我国香港短道速滑运动员朱定文“景仰”来到南岗体育场,和滑雪爱好者一同体会“滑野冰”的趣味。
我国香港短道速滑运动员朱定文(右一)在南岗体育场与青少年一同滑冰。新华社记者 张启明 摄
“在香港就不可能有这种体会,哈尔滨的孩子们太美好了。”朱定文说,香港的小朋友也很喜欢冰雪运动,但没哈尔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后期望有时机加强香港和哈尔滨两地冰雪体育的沟通。”
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明体育和旅游局局善于雪丽介绍,南岗体育场始建于1910年,原名为“尼古拉广场”,夏日展开田径运动,冬季为滑冰场。1948年改名为“南岗体育场”。
2024年10月29日,占地9400平方米的南岗体育场正式面向社会免费敞开,市民们夏天可以在这里轮滑,冬季则可以体会“滑野冰”的高兴。
在坐落南岗区联发街1号的南岗博物馆中,一张泛黄的老相片把人们拉回到100多年前的哈尔滨——在其时的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前,一场橄榄球竞赛正在热情演出。现在,这个百年修建高雅地站立在喧哗的都市中,记录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百余年的体育文明传承。
“现在,原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原址正在进行补葺,未来将作为南岗游客服务中心和百年赤色电力展馆敞开,人们能近距离感触到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多元文明和容纳气质。”于雪丽说。
于雪丽和记者说,在南岗体育场周围,还有黑龙江省博物馆、国际饭店、哈尔滨少年宫等历史修建,也都有着深沉的文明根由和美学价值。
以亚冬为媒,又不止于亚冬。哈尔滨市现有110余处公益冰场,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情怀、文明与内在。这里有严寒的气候,更有温暖的团聚;有竞技的追逐,也有朴实的高兴。这些分布在城市遍地的公益冰场,正成为哈尔滨的靓丽手刺,向国际展现这座冰雪之城的共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