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北京代表团征战全国第11届残运会 顽强拼搏展风采 超越自我创佳绩
10月29日,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前期比赛和8天主赛期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在陕西西安落下帷幕。北京代表团的339名残疾人运动员以89.5枚金牌, 201枚奖牌,1人1次超世界纪录,5人6次破全国纪录的优异成绩,位列四个直辖市第一,在全国金牌榜、奖牌榜上排名第六位。北京代表团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展现了首善之区风采、“双奥”之城魅力和首都残疾人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气神,实现了参赛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为残健融合,共享幸福生活,共创美丽中国梦,写下了生动注脚。
在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提前比赛项目轮椅冰壶比赛决赛中,北京轮椅冰壶队奋勇争先,顽强拼搏,以7:3战胜浙江队,夺得金牌,实现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三连冠。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共取得10金17银11铜,成绩喜人。
年仅18岁的余爽入队训练两年多,取得越野滑雪男子视障组短距离、极速项目、冬季两项短距离、中距离和公开接力五个项目的金牌,也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冲击奖牌的主力之一。
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通过这次比赛,队伍获得了与强队过招的机会,可以在比赛中更好地磨合阵容、打法, 以赛代练,逐步提升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的质量。
据了解,轮椅冰壶在2006年被纳入冬季残奥会比赛,是冬残奥会冰上项目之一。北京市轮椅冰壶队自2014年7月开始组建,参加过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全国残疾人冰壶锦标赛、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轮椅冰壶公开赛和冬残奥会,截至目前共获得5金1银的成绩。尤其是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北京市轮椅冰壶运动员王蒙、陈建新作为国家冰壶队主力参赛,实现了冬残奥会中国金牌、奖牌零的突破。
乒乓球向来是北京市残疾人体育的强项,小小银球,不但可以帮助残疾人康复,更让残疾运动员收获了荣誉和尊重。在本届残运会的乒乓球比赛中,实力强劲的北京代表团大放异彩,共获得10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
北京女队的薛娟和杨中慧联手获得女子TT2-TT3级团体冠军。拿下这枚金牌后,轮椅乒乓球选手薛娟也弥补了自己没获得残运会团体金牌的缺憾,实现个人“大满贯”。赛后回想团体比赛夺金的过程,薛娟仍有些激动。“算是险胜吧,3比2赢下对手一局。”据了解,薛娟先后在全国锦标赛、国际公开赛、亚锦赛、世锦赛、亚残运会和残奥会等大赛的轮椅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个人和团体冠军,只有在残运会上没拿过团体冠军,这次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另一位北京残疾人女子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茅经典,曾在三届残奥会上均获金牌。在本届残运会上,爱说爱笑爱打扮的茅经典获得了TT9-10级女子团体、女子双打以及TT8级女子单打三块金牌,续写了东京残奥会的辉煌。
26岁的茅经典年幼时曾是一名健全人乒乓球小将,不到10岁就已经打到了省队,然而,一次意外受伤令她落下终生残疾。是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又重新燃起了她心中当“世界冠军”的梦想,她重新拿起球拍,加入国家残疾人乒乓球队,在世界大赛中从未失手,多次获得冠军。
今年 32岁的郭兴元是参加过四届残奥会的老将,在东京残奥会上与队友默契配合,奋力拼搏,经过激烈奋战,顶住了首战压力,以2比0,夺得本届东京残奥会团体赛首金,为中国乒乓球队各组别团体赛迎来了开门红,打出了士气!在本届残运会上,郭兴元与队友詹达顺组队,获得了男子TT5级双打冠军 和TT4级单打亚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闲暇之余,郭兴元利用自身经历,多次到贫困县的中小学校做励志报告,并给贫困孩童捐赠校服和学习用品,赞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在东京残奥会赛场上,刚刚为中国队摘得两枚金牌的何梓豪,在本届残运会上再次豪取三枚金牌,并平了自己在东京残奥会上创造的纪录。
一连串令人惊艳的成绩背后,是何梓豪默默努力和付出。“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更好康复,寻找自我人生的价值。”何梓豪终于走出了因伤致残后的彷徨,他深信,不论今后做出什么样的抉择,生活一定会慢慢的美好。
生活中的何梓豪性格内敛不张扬,赛场上也是不紧不慢,每一个动作都发挥得沉着稳定。在本届复合弓男子公开级排位赛、复合弓男子公开级淘汰赛和复合弓男子公开级团体赛中,何梓豪取得三个冠军。赛后他表示,其实运动员的水平相差不多,关键看谁有一颗“大心脏”,能够在赛场上稳定发挥,就能取得好成绩。
何梓豪的“大心脏”确实名不虚传。今年8月31日在东京残奥会男子复合弓决赛中,何梓豪和实力强劲的伊朗选手展开巅峰对决,对手开局就表现得咄咄逼人,而何梓豪的稳定令人惊叹,连续12次打出了10环的成绩。伊朗选手虽然状态也不错,但何梓豪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最终以147-143的总环数夺得金牌。
1994年生于北京的何梓豪,16岁时因为意外事故致残。大学时学习的计算机软件专业,从大一开始,何梓豪接触到了射箭这项运动。天生性格沉稳的何梓豪一摸到弓箭,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他利用周末时间,坚持到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练习。何梓豪说,运动可以让他转移对伤病的关注,助力身体康复,加快融入社会。
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提前比赛的网球项目中,北京代表团获得6金9银2铜,惊艳的表现笑傲球场。
参加残运会网球项目的北京运动员分为听力障碍和肢体障碍两种,分别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轮椅网球运动员,他们的夺冠之路更加艰辛。1990年出生的冯小敏,5岁时因车祸导致双腿残疾,17岁开始练习网球。他觉得打网球不但可以健身,也让身心得到康复,在运动之余也没有中断学业。在本届残运会比赛开始前,冯小敏的右手出现严重伤情。“因为推轮椅起了水泡,开始没有在意,后来感染化脓了,需要做手术引流。”冯小敏说,按照医生的建议,手术后至少要1个月才能回到正常状态,但残运会的比赛近在眼前,他便咬牙忍着疼痛,在教练科学合理的训练下坚持下来,并顺利参加比赛,帮球队赢得了轮椅双打和轮椅团体两块金牌。
教练员董福利介绍,轮椅网球和健全人的网球比赛规则基本一致,只是轮椅网球运动员允许球在落地两跳后再接球。她自己也曾是一名轮椅网球运动员。6岁时,遭遇唐山大地震,失去了右腿。在失落和伤痛的折磨中,是网球运动为她再次注入了生活的力量。“我觉得打上网球后,那种快乐是愉悦身心的,很适合残疾人康复。” 董福利说,目前残疾人运动员还可以到各个网球俱乐部参与健全人的比赛,这种残健融合,也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了社会。
因为篮球,一群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轻人走到一起。虽然他们有人因为听力障碍,无法听到赛场上的呐喊。有人因为双腿残疾,不能跃起灌篮。但他们一样深深迷恋着篮球这项运动,并从中获得精彩的人生体验。
连续五届获全国残运会亚军的北京男子聋人篮球队,终于在10月27日,以一分优势险胜对手,夺得冠军!赛后,北京队的队员和教练员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20年了,他们一直盼望着这一刻的到来。
北京男子聋人篮球队队长孔祥智用手语表达着自己的激动心情:“二十多年了,每一次我们都几乎摸到那块‘梦中的金牌’,但总是差之毫厘,失之交臂,今天终于把金牌拿到手了!”
主教练陈晓莹表示,大家是因为热爱篮球而走到一起来的,输赢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比赛的过程。享受比赛,这就是残疾人参与篮球运动的初衷。10月21日至27日,本届残运会聋人篮球比赛共有13支男队,9支女队,260名参赛运动员参加了激烈角逐,57场精彩激烈的比赛,展现了聋人朋友团结奋战、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正是顽强的拼搏,让这些残疾运动员赢得了尊重,闪耀着光彩。这时比赛的输赢的确已不重要。10月18日下午,北京女子轮椅篮球队面对实力明显高于自己的对手,毫不示弱,为全国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比赛。球队主力队员龙云表示,是篮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她爱篮球,篮球也让她收获了爱情。龙云的爱人是北京男子轮椅篮球队现役球员鄢磊,他们是同乡,小时候一起看病相识,后来在北京轮椅篮球队相遇相知相爱。这次残运会,龙云和鄢磊一起代表北京队出战,并双双获得银牌。他们表示,通过练习篮球,找到了自信,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茵绿的草坪,砖红的跑道,这样鲜艳的颜色属于火热的生命,虽然他们可能没办法清晰地看到这色彩交织的生动画面,却一样可以在赛场上放飞自我,任意翱翔。在本届残运会田径比赛中,北京代表队用出色的表现,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残疾人自强不息,勇于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
90后视障运动员陈明宇在大学期间开始接触跳远运动,后因视网膜脱落,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现在只能模糊地看到人影。在本届残运会上,他获得T12级男子跳远和三级跳远两枚金牌,保持了上一届残运会的纪录。
许贺是北京队在田径项目中的夺冠热门人选。1992年出生的他少年时因煤气中毒导致了视力障碍,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从小对跑步运动的喜爱。在上一届残运会上,许贺表现突出,连获五枚金牌。本届残运会,他又获得了男子越野滑雪传统中距离、公开接力项目和男子T13级1500米比赛三枚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许贺还是一名跨界运动员。2016年加入北京队的他,开始是一名越野滑雪运动员,夏季田径比赛只是一个兼项。兼顾参加夏季和冬季运动项目的比赛,需要“跨界”运动员付出更多努力。
在女子铅球F52级比赛中,45岁的重残运动员杨学花夺得冠军。杨学花5岁时生病造成脊髓损伤,因无法自理不能外出工作,只能靠低保生活,平时也很少出门。直到2020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北京队在寻找重残级别的运动员,没有一点运动基础的杨学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平日用重达2公斤的铅球训练,每天训练时间长达6个小时。初次参加全国大赛的杨学花就取得铅球和标枪两枚金牌。
据北京市残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郭治斌介绍,本届残运会暨特奥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冬季项目优势显著。轮椅冰壶实现三连冠,越野、冬季两项、高山也有一定突破,金牌、奖牌位列全国第二。二是夏季集体项目仍处于领先水平。轮篮男队、女队和盲门女队均进入决赛,男队在连续五届亚军后首次夺冠,创造历史。三是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巩固。如乒乓球、网球、射箭、田径等都有出色发挥。四是特奥群体项目进步明显,残疾人群众比赛项目共取得金牌1枚、奖牌8枚。特奥项目比赛共取得金牌10枚、奖牌43枚。
在残健同行、携手奋进的新时代,北京代表团运动员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期间的一幕幕精彩表现,注定将久久留在全国观众和8500多万残疾人的记忆中。汗水雕刻生命,拼搏书写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各行各业、各领域都有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身影,他们用拼搏与汗水,焕发生命光彩,唱响人生赞歌!(市残联宣文部 文体中心)